
【3分钟阅读】《我还是想你.妈妈》诺贝尔文学奖
《我还是想你.妈妈》
(作者:[白俄]S.A.阿列克谢耶维奇 著, 晴朗李寒 译)
《我还是想你,妈妈》是白俄罗斯作家S.A.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文学作品,通过儿童的视角,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儿童的真实经历。这本书不仅仅是对战争的记录,更是对人类苦难和勇气的深刻反思。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其独特的复调书写风格,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,让人不禁为之动容。
斯韦特兰娜·亚历山德罗夫娜·阿列克谢耶维奇(Svetlana Alexandrovna Alexievich),1948年出生于乌克兰,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。她曾做过记者,作品以独特风格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、阿富汗战争、苏联解体、切尔诺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。阿列克谢耶维奇多次获奖,包括瑞典笔会奖、德国莱比锡图书奖、法国“世界见证人”奖、美国国家书评人奖、德国书业和平奖等,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。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,并创作有21部纪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。
《我还是想你,妈妈》通过幸存者的口述实录,记录了卫国战争期间(1941—1945)苏联儿童的真实经历。这些孩子在战争发生时大多只有2至12岁,他们的故事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。
战争的开始
书中描述了战争爆发时的混乱和恐惧。孩子们目睹了家园被毁、亲人被杀的惨状,他们的童年在战火中被无情地摧毁。许多孩子失去了父母,成为孤儿,被迫在恶劣的环境中挣扎求生。
战争中的生活
在战争期间,孩子们经历了饥饿、寒冷和恐惧。他们被迫离开家园,流离失所,有的甚至被迫参军,成为小小的战士。书中详细描述了孩子们在战争中的艰难生活,他们的勇气和坚韧令人敬佩。
战争的结束
战争结束后,幸存的孩子们面临着重建家园和重拾生活的挑战。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创伤,许多人在战后多年仍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。书中通过这些孩子的故事,展现了战争对人类的深远影响。
阅读《我还是想你,妈妈》是一种震撼心灵的体验。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孩子们的视角,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。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真实的情感,让人不禁为这些孩子的遭遇感到心痛。同时,书中也展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勇气和坚韧,让人对生命充满敬畏。
- “他害怕回头看一眼……”:一个小男孩在逃离家园时,害怕回头看一眼,因为他知道,回头看到的将是家园的废墟和亲人的尸体。
- “我的第一支,也是最后一支香烟……”:一个小女孩在战争中学会了抽烟,她说这是她的第一支,也是最后一支香烟,因为她知道,战争结束后,她再也不想回忆起这些痛苦的日子。
- “奶奶在祈祷……她祈祷我的灵魂能回来……”:一个小男孩的奶奶在战争中不断祈祷,希望他的灵魂能回来,因为她知道,战争已经夺走了太多孩子的生命。
- “他们全身粉红地躺在木炭上面……”:一个小女孩描述了她看到的惨状,许多孩子全身粉红地躺在木炭上面,仿佛在睡觉,但她知道,他们再也不会醒来了。
- “可我还是想妈妈……”:一个小男孩在战争中失去了母亲,他说,无论经历了多少苦难,他还是想妈妈,因为妈妈是他唯一的依靠。
- 战争的残酷:书中通过孩子们的视角,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,不仅能感受到战争的恐怖,还能从中反思战争的意义和代价。
- 人性的坚韧:书中展现了孩子们在极端环境下的勇气和坚韧。他们虽然年幼,但在战争中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强和智慧,让人对生命充满敬畏。
- 对和平的渴望:书中的孩子们经历了战争的残酷,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尤为强烈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,不仅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痛苦,还能从中体会到和平的珍贵。
《我还是想你,妈妈》不仅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,更是一部对人类苦难和勇气的深刻反思。通过孩子们的故事,阿列克谢耶维奇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,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勇气和坚韧。这本书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历史的真相,还让我们对和平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如果你对历史和人性感兴趣,那么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。
友书ubooks支持【正版图书】,好书值得珍藏阅读。
![]() |
《我还是想你.妈妈》 作者:[白俄]S.A.阿列克谢耶维奇 二手书:无 全新书:23.00¥(购买) |
---|